从单方界定到共有治理:创新城中村产权治理
产权是城中村治理的核心,研究期望引入法外产权界定的视角补充现有城中村治理研究的不足.具体以深圳丰富的城中村发展与政府治理历程为对象蓝本,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的产权状态与其社会建构过程,揭示现有治理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重视城中村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产权制度创新,才能真正破解城中村治理问题.研究认为城中村的产生与政府治理的“无力”可归因于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单向界定产权,应突破传统政府单方界定产权的路径依赖,找寻并切中双方博弈焦点,探索对话、协商、共赢的产权界定路径,破解城中村产权症结;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城中村转共有产权保障房的制度创新路径,其是实现多方共赢、引导城中村从“二元”无序局面迈向为“一元”正规化的可行路径.
城中村治理 产权制度 社会建构 共有产权
谷志莲 刘峰 刘芳 张立娟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