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郊”形态演变的地域景观研究--以明、清时期的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中国城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在城乡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使得中国地域景观风貌的独特性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文中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以明、清时期(1572-1911年)的呼和浩特为例,在剖析其“城-郊”形态演变的过程中,探索该区域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总结出该区域地域景观的特点,即阴山为屏、黑水为养;贸易为主、农耕游牧为辅助;召庙林立、寺观遍布以及“姊妹双城”、“城-郊”一体四个方面,以期为今后的城乡建设提供新思路.
城乡建设 地域景观 城-郊形态 演变特征
胡凯富 成超男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4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