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范围高铁站区开发模式及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与普及,同一城市内部配备多个高铁站点已逐渐成为常态.如何对市域范围内高铁站区的开发类型进行划分,以及如何推动不同高铁站区的协同发展,已逐渐成为站区规划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取了天津市已建的9 个高铁站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研究、影像研究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对天津市高铁站区的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基于站点区位以及站区类型二维标准将高铁站点划分为城市中心的综合型站点、主城副中心或城市/新城近郊的枢纽型站点、新城中心的区域接驳型站点以及城市近郊或城市远郊的通勤型站点,并比较了不同类别高铁站区在开发阶段与开发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城市群内部“同城效应”的影响,借助区位优势加速站区开发,同时要充分尊重城市及站区发展客观规律,根据各站区特色进行错位发展.在站区层面要制定符合站区发展实际的规划,同时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提高站区开发效率.
城市规划 高铁站区 开发模式 同城效应
王家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3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