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手工业村的博弈与重构--以宜兴西望村为例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乡村地区正卷入一个新兴的高度连接的市场,迸发出自下而上的、蓬勃的活力.以宜兴西望村(紫砂专业村)为例,剖析了随着紫砂壶电子商务发展,西望村出现的四个显著变化:从手工艺人小规模、个性化生产转向较大规模、模块化、协作式生产:同时也建立了与新的生产方式相匹配的职称体系和协作网络:村庄则转向特色功能区,出现一系列展示创业、交流和体验的空间,甚至还成为丁蜀地区紫砂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价值节点.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推动了“利基市场”的建立,是紫砂产业底层逻辑转变的主要力量,而本地和外来从业者、村委会、不同层级的政府按照各自利益诉求和行动逻辑参与其中,有力地解释了西望村出现的诸多现象.
乡村规划 特色功能区 空间组织 产业逻辑
周静
苏州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2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