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特困区自然村空间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长阳沿头溪小流域自然村为例
中部贫困山区自然村地形复杂、经济发展落后,面临脱贫和新农村建设双重任务.选取武陵山区特困区沿头溪小流域自然村为研究范围,以其中135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SPSS等软件分析村庄现状空间特征,包括规模、形态和组织特征;对空间演变影响要素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演变机制.结果显示:特困区内自然村不同地形地貌人口和用地规模差距较大;存在带状聚集、团状聚集、带状散布、团状散布四种典型空间形态;改革开放后,自然村居住空间规模扩大,不再受耕地约束,呈现往地势地平区域和道路两侧聚集的趋势;特困区自然村空间演变的原因主要是主导影响因素由耕地演变为道路交通.
贫困山区 自然村 空间特征 演变机制
张瑜 李德智 洪亮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1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