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克隆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primary stage chicken embryonic fibroblast,pCEF)的单克隆建系方法,以期获得具有高均一度的单克隆细胞系从而解决原代细胞均一度低和培养不稳定对试验准确性带来的问题. 方法:采用口吸管法收集度过危相期的单个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形成单克隆细胞系CSC.通过稀释法克隆形成试验确立CEF单克隆最适培养体系,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克隆形成效率;对单克隆细胞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测,比较摸索Fugene介导的最佳转染体系;利用Edu染色法检测CSC对胚胎干细胞的促增殖能力. 结果:经过传代培养,少数CEF度过危相期并形成连续细胞系,稀释法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Ham”s F12培养基为CEF形成克隆的最适培养基,形成效率为25%±0.006;口吸管法分离能高效分离单细胞,单克隆形成率为32.29%±0.04,显著高于有限稀释法6.95%±0.01,传代建系后其中一株命名为CSC-1-5;CSC-1-5细胞系具有二倍体核型,无致瘤性,增殖能力稳定,且细胞周期G2/M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pCEF.pEGFP-N1转染CSC-1-5效率为51.3%±0.009较pCEF有显著提升且能促进鸡胚胎干细胞的增殖. 结论:度过危相期的CEF可通过单细胞克隆形成能稳定增殖的单克隆细胞系CSC,这种细胞系具有更高的均一度能够用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制备饲养层细胞.
鸡胚成纤维细胞 单细胞克隆系 均一度 培养稳定性
赵瑞丰 靳锴 张晨 金晶 王颖洁 左其生 张亚妮 李碧春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江苏句容
中文
129-133
2017-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