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政策引导下分级诊疗的实现途径

患者眼里的医院没有级别划分,只有大小和医疗水品的区别,在庞大的有医疗需求的人群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患者数量最多。他们得不到首诊的专业判断和建议,只是一味的选择大型综合性医院就诊,无非是冲着大医院的硬件水品和知名专家的诊疗技术。那么根据患者的此类心理,提高综合性医院专家对于中小、社区医院的覆盖面,提高县乡医院的硬件条件,设立片区医生对于实现分级诊疗会有显地非常有帮助。从综合性医院的角度,对于日趋增加的就诊量应该积极提高信息自动化水品,减轻医生的繁重工作,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对口建设和帮扶中小、社区医院上。而对于中小、社区医院则应该积极让医生划片区下基层帮扶和病患建立直接联系,无论是通过电话或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自己或地区的患者资料和信息库,让患者第一时间能咨询,对自己的病情第一时间能有初步判断,选择就诊医院上第一时间能有参考。以上内容如果可以实现,患者方面便不会再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他们只需要按照片区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专家咨询,选择合理的医院就诊就可以了。然而,如果能这样,只需要对片区医生进行管理,初步的分级诊疗则可以实现了。

分级诊疗 政策引导 服务模式 医疗保障

张冬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

北京

中文

273-276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