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对亚细胞器精细构建具有温度和pH值双敏感纳米凝胶研究其胞内协同作用机制

5-氟尿嘧啶(5-FU)是一种亲水性的尿嘧啶类似物,通过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以及插入RNA和DNA而干扰核苷代谢,对细胞产生毒性,引起细胞死亡,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然而,其强烈毒副作用的出现,极大限制了5-FU的临床疗效,因此,亟待探索治疗新策略.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纳米医药的新起给传统化疗带来新的希望.其中,纳米凝胶是一种能够被水溶胀的具有三维铰链网络结构的纳米级高分子聚集体,其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不但能够显著增强体系的体内外稳定性,且能负载大量药物分子,尤其是亲水性生物化学药物,因此,是递送亲水性化药如5-FU等的最佳载体.而且,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引进功能性单体获得具有刺激响应性凝胶,即智能纳米凝胶.本课题中,利用自由基接枝共聚合反应通过在线(in-situ)自组装制备了具有温敏PNIPAM内核和pH敏感PEI外壳的双敏感智能纳米凝胶,利用该具有pH和温度响应性凝胶系统研究纳米体系在细胞水平机制。

药物递送系统 纳米凝胶 温度敏感性 pH敏感性 亚细胞器结构

黄勇 李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纳米医学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南昌

中文

1-4

2017-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