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早期翼状胬肉患者角膜缘结构改变

目的:运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早期胬肉患者角膜缘结构改变,并与正常人角膜缘结构相比较,探讨胬肉发生的机理. 方法:对23例胬肉组织刚长入角膜边缘的早期翼状胬肉患者(27眼)四个象限(上、下、鼻、颞侧)的角膜缘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缘龛结构、基底细胞密度、血管形态及免疫细胞浸润等,并与两个年龄组(青年组2030岁,中老年组6070岁)正常人(每组15人共30眼)四个象限的角膜缘结构相比较. 结果:三组角膜缘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方、下方象限龛结构形态良好,可见典型的波浪状Vogt栅结构及密集的高亮基底细胞,青年组高亮基底细胞密度与老年组及胬肉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老年组与胬肉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鼻侧及颞侧象限未见典型的波浪状Vogt栅结构,但仍可见高亮的基底细胞,青年组高亮基底细胞密度与老年组、老年组与胬肉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胬肉组角膜缘可见纤维组织与角膜上皮细胞不规则交接,交接区可见较多树突状朗格汉斯细胞浸润,细胞密度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下方栅栏样或花边样血管增生. 结论:正常人角膜缘上方及下方象限Vogt栅结构明显优于鼻侧及颞侧象限,胬肉患者胬肉侵犯的角膜缘基底细胞密度下降、血管增生伴随免疫细胞浸润,这些可能是胬肉好发于鼻侧及颞侧角膜缘以及胬肉发生、进展的因素.

翼状胬肉 角膜缘结构 免疫细胞浸润 共聚焦显微镜

杨梓超 左晶 王育良 周欣 王友法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第三次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004-1007

2017-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