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单颗粒的表生淋滤溶蚀实验研究
20世纪80年代,Surdam等(1989)从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了储集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其成果对次生孔隙形成机理和有关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碎屑岩次生孔隙的形成与易溶骨架颗粒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的溶蚀作用密切相关.长石作为一种重要的碎屑岩骨架颗粒,自然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针对长石类矿物的溶解动力学开展了大量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影响长石溶解或转化的因素包括长石类型、结构、温压条件、有机酸类型和pH值等。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研究者们发现长石溶解形成次生孔隙的过程有时发生在较浅的地层中,远离产生有机酸的烃源岩,所以推测开放体系的大气水可能也是砂岩骨架颗粒产生次生溶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近地表暴露和淡水淋滤作用也会对砂岩形成次生溶蚀作用,本次实验拟开展COZ饱和流体对长石单颗粒矿物的表生淋滤作用的研究,并对该阶段形成的次生孔隙在后期缓慢沉降和快速深埋过程的保持机理深入探讨。
长石单颗粒矿物 表生淋滤作用 次生孔隙 溶蚀作用
冯佳睿 高志勇 崔京钢 周川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8-8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