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大别磨子潭榴辉岩的岩石学及锆石年代学

大别山造山带是三叠纪华南陆块向华北陆块之下俯冲形成的碰撞型造山带,因含有柯石英和金刚石超高压变质带出露的规模巨大和岩石类型齐全而闻名于世.按照岩石组合特点与原岩性质、变质演化过程与变质温压条件等的差异,大别山从南到北可以分为5个构造岩石单位:1)宿松变质杂岩带;2)南大别低温榴辉岩带;3)中大别超高压变质带;4)北大别杂岩带;5)北淮阳带(徐树桐等,2002;Liu et al.,2005,2007;Xu et al.,2005).北大别磨子潭榴辉岩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经历了与北大别其他地区榴辉岩相同的多阶段变质演化,都经历了折返期间的麻粒岩相叠加和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

榴辉岩 岩石学特征 锆石年代学 大别山造山带

李洋 刘贻灿 杨阳 邓亮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和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04-104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