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赣西北麦斜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华南广泛分布了巨量从前寒武纪到晚中生代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省(孙涛,2006).其中晚中生代花岗岩分布最为广泛(占华南花岗岩出露面积66.6%),研究程度也最为深入,而在广度上和强度上仅次于晚中生代花岗岩的早古生代花岗岩(占华南花岗岩出露面积13%)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正确认识华南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综合实验岩石学以及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下地壳中-基性岩(如角闪岩)的水不饱和部分熔融,岩浆源区物质有至少-40%的慢源物质混入,这些慢源物质是古元古代时期经历了俯冲流体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富集地慢的部分熔融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其可能形成于陆内后碰撞环境,地慢物质的底侵作用,导致中-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了广泛分布于华南陆内地区的早古生代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构造

陶继华 王帅 王安东 吕璞良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16-117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