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喜马拉雅造山带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作用和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的元素和同位素差异性

地壳岩石深熔作用是造山带的共同特征,强烈影响着造山带深部物质组成、地球化学和构造物理性质,是大陆地壳活化、改造、分异和演化的重要机制.喜马拉雅新生代淡色花岗岩是典型的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是建立和检验花岗岩成因模型的实验室.马拉山-吉隆研究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主中央逆冲断层之间,藏南拆离系横贯其中。横穿研究区的剖面表明,由北向南可划分为5个特征不同的构造-岩石单元,依次是:马拉山弯窿、晚新生代盆地、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藏南拆离系、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该裂谷带中主要花岗岩包括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佩枯错复合花岗岩、藏南拆离系同构造花岗岩和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脉。这些淡色花岗岩由2类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作用和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作用。2类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熔体具有明显不同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

花岗岩 部分熔融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高利娥 曾令森 Paul D.Asimow 赵令浩 高家昊 尚振 王亚莹 侯可军 郭春丽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与行星科学系,加州帕萨迪纳9112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56-156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