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吉地块西段2.37~2.34Ga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套的成因:对古元古代早期板块构造局部停滞的启示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板块俯冲系统通常被认为是持续进行未曾间断,然而,实际上俯冲带往往消亡于碰撞造山带伴随着洋盆的闭合和超大陆的汇聚(Silver and Behn,2008).研究表明在碰撞造山带中大洋板片拆离是导致俯冲停止的关键因素,随后发生构造转换形成大量组分多样的后碰撞岩浆作用(Davies and von Blanckenburg,1995;Zhu et al.,2015).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岩相学、锆石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资料对全吉山岩体主体岩石的成因进行系统的研究。野外观察和岩相学资料表明全吉山岩体为一成分复杂的变质侵入杂岩体,主体岩性为一闪长质-花岗质的侵入岩套并被晚期的镁铁质岩墙和正长花岗岩脉所侵入,它富含自形到半自形的角闪石和黑云母。

花岗岩 后碰撞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锆石年代学

何川 龚松林 王璐 钟亚婷 陈能松 王勤燕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武汉430074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310058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59-160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