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残浆包体成因机制及地质意义

新疆东天山成矿带哈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早泥盆世的岩浆对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泥盆世红柳井序列主要分布于调查区白石渡泉幅、沙泉子幅,地表共出露侵入体3个,出露面积52.36km2,占调查区侵入岩总面积的6.85%.其中灰色中粒花岗闪长岩单元(HLγδD1),灰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经岩相学观察与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可知,残浆包体是在大陆板块碰撞带的环境中的,混源型岩浆在侵入就位过程中不断分异结晶,最后形成残余的富硅、碱的岩浆,一种是岩浆在原地结晶,形成第一类残浆包体,而第二类是受构造应力作用灌人已部分固结的岩石中,形成灌入式条纹透镜体,此类包体微异地残浆包体。2种残浆包体都说明了岩浆在侵入就位过程中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分异结晶,并在固结成岩之前遭受了一期北东-南西向构造应力的改造。

花岗闪长岩 残浆包体 地球化学特征 东天山成矿带

刘春明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69-16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