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不同区段豆荚状铬铁矿化对比研究

蛇绿岩是古洋壳和上地幔的残留物.豆荚状铬铁矿矿床(矿化)普遍被发现保存于蛇绿岩中.豆荚状铬铁矿的成因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然而,其成因仍然存在争议.矿形成于新特提斯洋闭合的俯冲初始阶段。而与大竹曲铬铁矿平衡的母岩浆含有较高的A1203(13.6%-21.3%),更接近于洋中脊玄武岩的A1203(16%),这可能暗示大竹曲铬铁矿形成于洋中脊。大部分东波铬铁矿的母岩浆显示高A1203特征,少量铬铁矿显示低A1=03特征,这说明东波铬铁矿可能最初形成于洋中脊,而在后期俯冲阶段受到了玻镁安山质岩浆的改造。

铁矿床 豆荚状铬铁矿化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佘宇伟 朱祥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249-24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