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

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发现江尕勒萨依地区榴辉岩透镜体中发育浅色脉体,从野外关系来看,浅色体主要呈浸染状或布丁状分布在榴辉岩中,且形状不规则,总体显示出混合岩的特征.通过细致的岩相学观察,在榴辉岩中发现一些深熔结构显微证据:(1)不规则状Pl与Cpx组成后成合晶中,斜长石呈不规则状绕过Cpx,或呈布丁状或水滴状或楔形尖锐状分布在Cpx中间;(2)石榴子石和石英颗粒边界发育拉长的尖锐状的斜长石,且石榴子石-石榴子石-石英构成的三联点中充填有尖锐状长石颗粒,他们之间的二面角小于40°.

榴辉岩 折返过程 深熔作用 江尕勒萨依地区

曹玉亭 刘良 王超 杨文强 康磊 廖小莹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283-283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