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喜马拉雅造山带泥质麻粒岩的部分熔融与淡色花岗岩成因

印度和欧亚板块在新生代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造山带核部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为印度大陆地壳俯冲、高级变质、部分熔融后折返到地表的物质,记录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但是这些高级变质岩和淡色花岗岩的成因还存在根本分歧.研究表明,源区浅色体具有与淡色花岗岩明显不同的化学成分,表明泥质麻粒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源区浅色体是富斜长石的堆晶岩。

泥质麻粒岩 熔融作用 浅色花岗岩 岩石成因 喜马拉雅造山带

张泽明 苟正彬 董昕 丁慧霞 田作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323-323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