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秦岭造山带秋树湾铜钼矿床成岩成矿研究进展

东秦岭是中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出地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钼矿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邻接边缘以及它们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具有30多亿年的构造演化历史.不可否认,多数学者都认为东秦岭钥矿带的成岩和成矿与碰撞造山作用关系密切。然而,对于东秦岭成矿作用在碰撞造山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及地位,近年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与认识。李诺等认为,秦岭地区在三叠纪非但没有碰撞结束,而且仍然延续晚古生代的沟弧盆体系,在秦岭微陆块和北秦岭造山带南部广泛发育的200-350 Ma期间的花岗岩类主体属于岩浆弧花岗岩类,而非同碰撞花岗岩类,三叠纪并非秦岭造山带陆-陆碰撞的结束时间,而是碰撞开始时间,强烈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发生在侏罗纪及其以后,110-160 Ma期间发育的东秦岭钥矿带正是碰撞造山体制形成的钥矿带和花岗岩带。

秋树湾铜钼矿床 成岩机制 成矿机制 东秦岭造山带

成永生 秦臻 张旭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郑州450016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329-330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