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柴北缘超高压带中元古代洋壳残片的发现与地质意义

柴北缘超高压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呈狭长状夹于祁连板块和柴达木板块之间,主要由花岗片麻岩、长英质和泥质副片麻岩及少量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成,高压-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和石榴子石橄榄岩呈透镜状或夹层状产于围岩片麻岩中.柴北缘超高压带中同时存在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两期洋壳残片。因此,带中一些未获得原岩年龄的洋壳属性榴辉岩,如鱼卡含硬柱石假象榴辉岩和野马滩榴辉岩等,可能属于构造就位的中元古代古洋壳,也可能属于早古生代洋壳,应慎重利用其变质时代来限定柴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洋壳残片 构造演化 中元古代 柴北缘超高压带

任云飞 陈丹玲 宫相宽 刘良 朱小辉 杨士杰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353-354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