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生长和收集驱动碳、氮、磷生物转化的作用机制
微藻是广泛存在于陆地和水体(淡水、湖泊和海水)中的古老生物.微藻分为有害微藻(蓝藻,cyanobacteria)和有益微藻(小球藻,chlorella),蓝藻爆发会引起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备受瞩目,小球藻作为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食品匮乏的可替代资源而广受关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微藻生长过程对碳、氮、磷生物转化及循环利用的作用机制和微藻的收集技术。碳、氮、磷是微藻生长的必需元素,根据质量守恒,人们往往从微藻生长始末元素的含量来判断碳、氮、磷的循环机制,而忽视微藻生长过程中碳、氮、磷的迁移转化通道和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响应机制,这给寻找阻控有害微藻生长和加速有益微藻的生长带来一定困难。微藻体积小(3-20 μm)而难于收集,一些机械收集手段,由于成本较高而不能应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化学微藻收集技术不但会造成潜在的二次污染,还会影响微藻产品的下一步的加工处理,因此需要开发绿色环保的微藻收集技术。
微藻 生长过程 碳元素 氮元素 磷元素 生物转化 循环利用
郝建朝 周炜 刘惠芬 卢显芝 连宾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30038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81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300384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520-521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