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季尺度上岩溶洞穴滴水可溶有机质的变化特征以及控制因素:来自湖北清江和尚洞九年监测结果
酸雨沉降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在地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至今关于酸雨对喀斯特岩溶地下水的作用并没有研究.中国南方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并且在最近20年,中国南方地区也成为继北美,西欧地区,成为全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因此中国南方岩溶区,是研究酸雨,气候因子等对土壤有机质在地表-地下水系统系统中的迁移影响的理想地点.本研究,笔者选取了湖北清江和尚洞作为研究点。在过去的九年里,在和尚洞开展了月分辨率的连续洞穴监测。正交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滴水点的滴水速率对外界大气降水灵敏响应(HS4滴水点不存在滞后,HS6滴水点存在-3月的滞后);而荧光有机质存在明显的-1年滞后(HS4滴水点存在-11月的滞后,HS6滴水点存在-13月的滞后)。2个变量对外界气候因子不一致的响应暗示二者的传递机制不一样。滴水速率对外界降水的快速响应主要受控于滴水的水头压的变化:夏季时,丰沛的降水增加水头压力从而促进滴水速率的增加,而冬季,稀少的降水导致水头压下降,滴水主要由上覆岩层的基质流所补充;这种关系在年际上则更为明显。
岩溶地下水 可溶有机质 大气降水 滴水速率 灵敏响应
廖金 胡超涌 李秀丽 阮骄阳 朱颖 Adam Hartlan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长沙核工业地质研究所,长沙410007 怀卡托大学科学工程学院环境研究所,汉密尔顿新西兰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533-533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