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土壤温度和地下水位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泥炭地CH4排放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是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作为湿地的主要类型,泥炭地仅占陆地面积的3%,却储存了455~612PgC,相当于世界土壤碳库的三分之一(Gorham,1991).以往对泥炭地CH4排放的观测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的泥炭地,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寒泥炭地的研究仍然较少.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扰动,这些泥炭地的30%以上都发生了退化。加强对这些泥炭地CH4排放的观测研究,将能为中国泥炭湿地CH4排放清单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而且能对影响高寒泥炭地CH4排放的主控因子进行探索。使用配备有开路式CH4分析仪LI-7700的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对其中的一个典型泥炭地——红原泥炭地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连续监测。

泥炭地 甲烷排放 土壤温度 地下水位

彭海军 洪冰 朱咏煊 洪业汤 蔡诚 郭倩 丁寒维 徐超 姚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贵州理工学院,贵阳55005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540-540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