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珠江口溶解有机碳和有机氮来源与地球化学行为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

溶解有机质是陆地向海洋(通过河流)输送有机质的主要形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生物难以降解与利用的物质,继而在许多河口表现为保守性分布特征.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相当部分的溶解有机质(如小分子化合物氨基酸和大分子化合物等)能够被生物过程所同化或异化吸收利用.本研究测定了溶解有机质δ13C和δ15N沿盐度梯度的变化,以探讨在季风条件影响下的珠江口溶解有机质的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DOC浓度在低盐度水体(S<5)快速降低,表明该区域存在强烈的去除机制,推测可能与有机质的再矿化作用、絮凝以及颗粒物吸附有关。

溶解有机质 地球化学行为 稳定同位素示踪 盐度梯度

叶丰 郭威 贾国东 韦刚健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572-572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