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蜡单体氢同位素记录的华南末次冰消期湿度变化
末次冰消期是距今最近的冰期与间冰期的转换期,气候变化幅度较大,主控因素突出,同时有着丰富的地质载体资料.因此该时期是研究东亚季风区干湿分布背后控制因素的最优选择.本研究对江西定南大湖积距今22~7ka的湖沼相沉积进行了分子古气候学研究,主要研究了烷烃指标,包括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平均碳链长度(ACL)、沉水/漂浮水生大型植物源相对挺水植物与陆生高等植物源的贡献值(Paq),和正构烷烃单体氢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本研究得出的华南地区末次冰消期的湿度变化趋势与长江中游的湿度变化(未发表数据)是一致的,同时与ENSO指数有着很好的对应,但是与葫芦洞石笋记录的季风强度呈明显的反相位关系,与黄土高原、东北地区的湿度记录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区湿度变化呈现的强烈地域差异,可能的原因是ENSO引起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而导致各地的降雨量与蒸发量发生变化。
古气候学 湿度变化 湖沼相沉积 末次冰消期
赵炳炎 黄咸雨 舒军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关键带演化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关键带演化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8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580-580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