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水滑石功能优化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
砷、硒均是剧毒且致癌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中,砷主要来源于含砷源的岩石和沉积物的浸出,如盆地湖泊的冲积沉淀、火山堆积、地热资源的输出、矿山废料和垃圾填埋,以及矿石冶炼、含砷农药和木材防毒剂的使用等.水分子层堆叠构成的,显电中性。作者利用类水滑石的离子交换特性以及独具的“记忆效应”,采用一种简便的水热合成新方法制备出Mg-AI-CO3水滑石纳米片,其对水体中亚硒酸根阴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66.89mg/g。再将合成出的水滑石纳米片进行煅烧,使其失去层间阴离子和层间水且纳米片状结构保持,变为多孔的Mg-Al-CO3,双金属氧化物。而这种双金属氧化物又可借助吸附水溶液中阴离子,原有的片状结构又可恢复。因此,选择纳米地质矿物基于后续多功能组装和修饰改性,开发一系列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环境修复材料是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水体污染 重金属元素 类水滑 环境修复
田熙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616-616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