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接触带构造与矿化富集

矿床及矿(化)体的形成与定位是多重因素耦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不仅体现了成矿地质条件的优越性与复杂性,更能够真实再现成矿的地质历史过程.毋庸置疑,构造是制约矿体形成与定位的关键要素,构造作用不仅有利于形成成矿所需的特殊物理化学环境,还能够为矿液的运移与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提供必要的空间与场所,矿床的产出部位多与构造活动方式、力学性质、构造类型及其组合密切相关.从空间位置来看,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位于千里山复式岩体与泥盆系碳酸盐岩接触带,其形态与规模主要受控于接触带构造以及岩浆多次侵入构造所控制,主要分布在岩体南东侧,产于岩体接触面起伏波折的坳陷部位。特别是,岩浆岩的港湾式凹陷面与佘田桥组不纯灰岩接触,更加有利于巨厚矽卡岩的形成,佘田桥组泥质条带灰岩中的泥质条带和近水平破碎带,控制了岩浆与矿液成矿定位。

钨锡钼铋多金属矿 接触带构造 矿化富集特征 成矿机制

成永生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688-68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