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大山岩体边部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内蒙古巴彦高勒-窟窿山地区位于天山兴蒙褶皱系华北板块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大兴安岭南段南坡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全国著名的铅锌锡多金属矿集区.沿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发育一系列的多金属矿床,如黄岗梁、大井、安乐、毛登,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维拉斯托、白音查干、边家院子等锡多金属矿床,同时还发育众多的铅锌银矿床,如拜仁达坝、白音诺、红岭、双尖子山、花敖包特等成岩成矿年龄在140Ma左右.从区域构造成矿条件来看,位于北大山岩体西北侧的石英斑岩处于北东—南西向延伸的达青牧场一米尔吐复式褶皱带的一个背斜轴部附近,且所处部位发育大规模的北东—南西走向的断裂,符合以往的“背斜+一刀”控矿模式。考虑到石英斑岩虽然断续延伸较长,但每个露头的石英斑岩及其伴随的矽卡岩出露面积仅数平方米或小于1平方米,出露面积有限,可能剥蚀程度较低,因此该地存在深边部找矿的潜力。
铅锌锡多金属矿 区域构造 控矿模式 找矿潜力
邓海辉 田野 邹滔 程细音 管育春 唐雷 杨星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693-693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