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锡山Sn-W矿床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华南晚白垩纪W-Sn矿床分布在华南南部,并形成从广东到云南的一条EW向花岗岩和W-Sn矿化带。这条带与新特斯板块的后撤方向一致,与太平洋板块白奎纪时后撤方向(南东)斜交。此外,已有的研究发现白垩纪时华南南部处于NS向的拉张。因此认为锡山Sn-W矿床形成于新特提斯板块的俯冲后撤。
锡钨矿床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构造
张丽鹏 章荣清 胡永斌 梁金龙 孙卫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819-81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