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冀北坳陷龙潭沟古油藏油气成藏期与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冀北坳陷位于燕山地区东段,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发育,油苗/沥青显示丰富,是中国前寒武系勘探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龙潭沟古油藏位于冀北坳陷党坝向斜带东南翼,下马岭组沥青砂岩为遭受破坏的古油藏储集层,虽然前人对龙潭沟古油藏基础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剖析,但关于油气成藏流体性质及成藏时限的研究尚显不足,深入研究龙潭沟古油藏油气成藏期与成藏流体性质,无论对于了解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运聚过程,还是开拓中国新的油气勘探领域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可知:1、龙潭沟下马岭组古油藏具有多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小规模油气充注温度为70-80℃,成岩期后大规模油气成藏温度为100-110℃;成藏关键时刻为中侏罗世。2、下马岭组储集层天然气成分主要为CH4,存在2种成分相差不大的油气包裹体,油气包裹体的相对富含甲基,碳链相对较短,成分成熟度相对较高,属轻质油。3、下马岭组古油藏遭受了强烈的生物降解,大规模充注的油气包裹体沿切穿石英颗粒次生微裂隙成带分布,砂岩粒间孔隙充填大量黑色沥青(破坏的古油藏),以上主要反映成藏后构造抬升破坏过程(燕山期)。燕山-喜马拉雅期抬升破坏不明显的地区仍然有存在残留油藏的可能。

古油藏 油气充注 成藏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冀北坳陷

吴迪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948-94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