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改进液氮吸附模型的中美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比较研究

泥页岩孔隙结构对于研究页岩气的储集及渗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扫描电镜图像分析法、液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本文主要是通过改进常规液氮吸附法的实验方法和解释模型,来表征泥页岩的微孔(<2nm)和介孔(2nm-50nm)特征.本文以中国焦石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和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马塞勒斯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起始真空度等实验条件下微观孔隙特征的测量以及后期解释模型的对比筛选,建立了超低压液氮吸附实验样品处理及实验的相关参数,改进了HK解释模型,建立了HK双介质模型解释微孔孔径分布,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介孔孔径分布特征最适合以BJH模型进行解释,初步形成了基于液氮吸附法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分析测试标准。

页岩气 泥页岩 孔隙结构 液氮吸附法

黄骋 琚宜文 王国昌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9 School of Science Saint Francis University Loretto,PA15940,USA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047-1047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