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上庄岩体钾长石巨晶成因探讨
胶东金矿区的上庄岩体发育大量的钾长石巨晶,该岩体属郭家岭岩体的一部分.上庄花岗闪长岩在上庄金矿区以岩株状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相互接触的两岩体全岩成分并没有大的差别,但只有上庄岩体发育大颗粒的钾长石,说明钾长石巨晶的形成与全岩成分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岩体侵位机制和冷却机制。后期生长的。上庄岩体的巨晶分布、化学成分、以及结构特征表明钾长石巨晶是在岩浆结晶的晚期且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小的颗粒溶解再经过重结晶作用形成了大的巨晶颗粒。而在侵入体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多次花岗二长岩岩浆脉动式侵位事件造成的数次重复加热和流体流动提供了结构加粗的热能量。此外,研究区晶粒的测量也说明巨晶存在的地区是全岩结构的加粗。斜长石、石英颗粒的长轴在巨晶样品中的尺寸明显大于不含巨晶的样品。这些相的加粗可能是通过部分熔融和三相组合(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的原始成分熔蚀重结晶所致。含巨晶地区的所有矿物相都出现的加粗结构支持钾长石巨晶为后期结构加粗形成的观点。
金矿床 富矿岩体 钾长石巨晶 侵位机制 冷却机制
牛之建 李红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066-1067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