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核形成数值模拟:对大碰撞理论的修正
月球形成的大碰撞理论自1974年提出以后,由于它能较好的解释地月系统间的一系列观测事实和数据,逐渐成为月球起源的各种理论中最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大碰撞事件直接决定了月球的物质组成、初始状态以及早期演化,研究迄今,大碰撞的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月球起源与早期演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大碰撞理论的最主要模拟方法为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但这一程序仍在状态方程上存在问题,原因在于大碰撞模拟目前公认最好的状态方程(M-ANEOS)无法获取。状态方程对模拟结果最大的影响表现在对大碰撞理论组份制约的影响,而对物理制约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目前的程序仍然可以初步开展铁核形成的模拟,但更高精度的程序进展有待于更先进和精确的状态方程问题的解决。
月球形成 数值模拟 大碰撞理论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周游 刘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158-1159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