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文章通过对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特点的探讨,旨在传承和发展该流派.文章总结了该流派传承链、学术思想、技法特色、代表著作、流行地域.该流派推崇稚阴稚阳理论,注重“扶正”“补泻兼治”;注重望诊,建立起与“滞色”相关的小儿推拿体系;较早接受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注重审症求因,善于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探寻小儿推拿机制,观察了补脾经、逆运内八卦等三大试验研究,开创了小儿推拿试验先河,并对57个常用穴位进行解剖学精准定位;将传统治疗八法引入小儿推拿;根据病情,因人制宜;取穴精简,治理分明,善用“术对”与“术组”构成推拿处方基本单元;注重手法“补泻”原则,要求手法熟练,轻重适宜,刚柔相济;采用10种基本手法,独创1种手法及4个穴位.该流派特色鲜明、实用,值得学习与推广.
小儿推拿 穴位选择 操作手法 张汉臣
张锐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 26600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34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7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交流会
广州
中文
22-25
201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