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牡甲化纤方对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牡甲化纤方的抗纤维化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该方抗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240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牡甲化纤方,对照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并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3个月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肝功能、MAO及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对MDA及IL-1、IL-6的影响. 结果:(1)第12周,两组TBIL、AST、ALT、GLO、GG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9、2.120、2.213、1.652、0.723,P=0.067、0.035、0.028、0.100、0.470);第2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BIL、AST、ALT、GLO、GG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2.076、2.483、2.377、2.530,P=0.039、0.039、0.018、0.012).(2)第12周,两组HA、PⅢP、ⅣC、LN、MA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6、1.162、0.880、1.742、0.526,P=0.621、0.246、0.380、0.083、0.600);第2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A、PⅢP、ⅣC、LN、MAO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3.214、2.807、2.979、2.850,P=0.006、0.002、0.005、0.003、0.005).(3)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DA、IL-1、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3、0.244、0.221,P=0.755、0.808、0.826);第12周,两组MDA、IL-1、IL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7、0.086、0.121,P=0.751、0.931、0.903);第24周治疗组MDA、IL-1、IL6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4、2.746、2.656,P=0.007、0.007、0.008);第48周治疗组MDA、IL-1、IL-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0、2.688、2.648,P=0.009、0.008、0.009). 结论:牡甲化纤方对多种原因所致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良好,并对肝纤维化患者的MAO、MDA及IL-1、IL-6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制.

肝纤维化 牡甲化纤方 临床药理

沈震 费新应 邵志林 刘文涛 宋青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湖北黄石435000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四川西昌

中文

193-203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