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降压药物对心血管预后影响的再评价
在中国,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而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1”.全国每年由于血压升高而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200万,直接医疗费用每年至少达366亿元”2”.控制血压对于降低高血压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而控制高血压绝大多数是通过降压药物来完成的,降压药物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对特殊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降压药物有效性指标的选择是基于循证医学结论,早期的指导原则是将血压下降值单纯作为降压药物的有效性指标.但是,随着人们对高血压这一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可改善心血管疾病远期预后.这些循证医学的结果不断更新高血压的防治理念,同时也对抗高血压药物有效性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降压药物对靶器官保护以及心血管预后的影响作为有效性评价指标己成为共识”3”.
高血压 降压药物 靶器官保护 心血管预后
郑刚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国内会议
天津高血压论坛2016暨天津市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
天津
中文
49-54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