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川藏联网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川藏联网工程是我国首个进藏的电网工程,工程始于四川乡城县,途径巴塘县,止于西藏昌都市,全长1500多公里.川藏联网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二级阶梯急剧过渡地带,以及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边缘区,经过金沙江、巴楚河、定曲河、澜沧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高程在2400~5000m之间,平均海拔3850m,最高海拔为4918m.该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网工程,工程区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泛地区,对工程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极大的挑战.本文根据区域及线路沿线的地质资料(包括工程沿线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勘测设计资料)以及遥感影像等,研究川藏联网输电线路的地质环境条件,并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条件及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将全线分为工程地质条件极差、差、较差、较好、好等5大类,并对每一分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确保川藏联网工程顺利建成.

输电线路 川藏联网工程 地质环境 全线分区

兰恒星 肖锐铧 严福章 伍宇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北京100081 国家电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北京102209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375-385

2016-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