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安地铁五号线湿陷性黄土浸水特性研究

黄土的大孔隙结构使其在浸水后易发生破坏产生湿陷,从而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本文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区内的湿陷性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浸水试验对其浸水特性开展研究.试验场地布设了直径为23.0m的渗水试坑,注水历时39d,停水后观测15d.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浸水时间增长,坑内和坑外各水分计读数依次变化,浸水前期变化速率较快,后期趋于平稳,停水后逐渐降低;土体垂直渗透速率明显优于水平渗透速率.②地基土在浸水后的影响范围形状类似一个倒置的漏斗,在古土壤处略微向外突出;浸润区与饱和区的影响范围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饱和范围总体小于浸润范围.③地表沉降总体上以中心Z0标点为中心大致呈对称发展,自重湿陷量随着距试坑中心点Z0距离增加呈减小趋势,组合测线沉降剖面呈不规则的”U”字形;各浅标点沉降速率呈现”小→大→小→稳定”的特点.④湿陷量发展过程与水分扩散过程较为吻合,大致呈现4个阶段:湿陷迟滞段,湿陷突变段,湿陷缓和段,湿陷平稳段.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西安地铁五号线及区域内其他相关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湿陷性黄土 浸水特性 渗透速率 地表沉降 湿陷量

张国伟 范寒光 张常亮 李同录 阴晓冬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质工程系 西安710054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710043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400-407

2016-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