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针灸服务能力、水平要进行跨越式发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拓展针灸治疗病种的同时,做到防治结合,充分挖掘展现针灸治未病的优势,在治未病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推进针灸服务模式转变,以针灸门诊为主题,社区、基层和家庭为主力军,在当前药源性危害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构建一针、二灸、三吃药的医疗服务模式,制定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大研究队伍和平台的建设,加强对针灸关键基本科学问题研究,解决制约针灸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针灸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定,改变当前各种特色针灸疗法各自为政,鱼龙混杂的状况。利用国家、省市、基层各级媒体和互联网,加大针灸的科普宣传力度,弘扬针灸文化,提升社会各阶层对针灸的认同度。科普与培训方面我就不说了。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器械标准,发展目标就是产学研相结合,利用生物信息、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针灸诊疗设备的研发,开放穿戴式的针灸设备,提升针灸医疗的技术含量。本着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服务当地、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多层次的针灸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把针灸打造成为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靓丽名片。针灸文化传承与传播,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和省市的针灸文化中心、博物馆、传播针灸文化思想,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加强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针灸学 服务能力 临床疗效 学术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广东惠州
中文
68-70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