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期六辨--重论治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头胀、眩晕耳鸣、心慌、四肢麻木、面红、烦躁失眠等.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多按”头痛””眩晕”等辨证论治,临证日久发现,单纯辨证论治降压效果不理想,有时根本无证可辨.于是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古今中医文献,认识到高血压病的病变部位在血液和脉络,根本原因在于运血道路出现障碍,使单位体积内血供量发生改变,血供量不足,达不到原来的正常量时,只有通过升高血压来维持原有的血液灌注.笔者认为中医治疗本病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为早期、中期、后期,即注重血液变浊也要注重脉络痹阻硬化,临床中注意六辨,早期辨是气火瘀阻,或痰湿瘀阻;中期辨是阴虚瘀热,或痰湿伤阳(气);后期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阴阳两虚,虚风内动,并注重活血通络药的临床应用.分为六个证型:气火瘀阻型,痰湿瘀阻型,阴虚瘀热型,气虚痰瘀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阴阳两虚虚风内动型.

高血压病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赵付清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国医堂,河南漯河 462000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

广东惠州

中文

172-175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