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和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1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和肝汤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140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和肝汤免煎颗粒剂,对照组口服喜普妙,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症状快速调查自评量表(QIDS-SR16)、临床总体印象-改善程度(CGI-I)及肝郁脾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第90天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9.29±3.11、9.32±5.44)均小于对照组(12.49±4.05、12.39±6.2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3%)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AMD量表评分减分率评估对抑郁症状的疗效,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4%)大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和肝汤与喜普妙均能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但加味和肝汤干预起效时点较喜普妙可能要更早,对肝郁脾虚证症状的改善较喜普妙好,对肝郁脾虚证症状改善的稳定性较喜普妙也要更好.
加味和肝汤 抑郁症 肝郁脾虚证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陈勇 曹锐 张杨 权红 李京 朱宏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 100020
国内会议
广东惠州
中文
245-250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