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响应面法优化食窦魏斯氏菌SJ-02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

本实验室在前期试验中筛得一株源于传统四川泡菜的具有产胞外多糖能力的食窦魏斯氏菌SJ-02,目前甚少有关于此类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报道。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食窦魏斯氏菌SJ-02(WeissellacibariaSJ-02)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EPS产量为指标,首先探究了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此外,在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得最适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接种量3%,发酵时间34h,发酵温度37℃,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测得最高胞外多糖产量为331.47mg/L,比未优化前产量提高了17%.

四川泡菜 食窦魏斯氏菌 胞外多糖 发酵条件

胡露 贾斯斯 刘书亮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食品产业—从研究到应用”研讨会暨2016年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术年会

四川自贡

中文

344-355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