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规模猪场生产工艺选择重要性

规模化和集约化曾被认为是发达养殖业的第一标志.但中国推进规模养猪30余年并未能提高生猪的生产效率.近年存栏能繁母猪5,000万头左右,年出栏肉猪却一直低于7亿头.每头母猪年贡献断奶仔猪小于16头,而欧美则大于22头,生产工艺设计是规模猪场规划的关键环节,涉及是否分胎次、是否分点布局,涉及饲喂与饮水工艺、通风与温湿度调控工艺、粪污收集与排放工艺等。笔者近年来为规模猪场规划设计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恰恰是难以扭转投资者在这一方面的意识。总体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优柔寡断、不敢尝试。相当一部分规模场尽管进行了设计,但有的是在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效仿与跟从“前人”的模式依葫芦画瓢而进行,重蹈别人覆辙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尽管委托相关专业人员设计,但往往刚开始设想非常宏伟,欲树立最现代化的建设理念、引进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使用最科学的工艺流程、打造脱胎换骨的新型养猪企业,为社会提供最优质、安全的产品。然而进入实质性工艺筛选时却又会退缩。

规模猪场 生产工艺 管理策略 现代化建设

黄瑞华

南京农业大学养猪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2016东北养猪论坛

沈阳

中文

61-61

2016-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