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作用
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由于严重创伤和骨折,会释放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激活凝血系统;同时可刺激血小板,使其黏附性增大,数量增多而发生聚集;大量的组织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漏出液增多,使血液中血细胞比例升高,血液黏度增高,使肢体血液处于滞缓状态,成为VTE的促进因素,诱发VTE的发生。Virchow于1985年提出的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即静脉管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至今仍是目前公认的VTE形成的基础;其中任何一个独立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血栓的形成。而高龄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年轻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长,机体功能相对较差需长期卧床,导致静脉回流缓慢,这也使发生VTE的概率增高。由于大多数DVT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患者和医护人员忽视,因此,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于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肿胀及疼痛情况,帮助患者早期进行被动锻炼并鼓励其进行主动锻炼,利用外部器械帮助患者加速下肢静脉回流,以减少VTE发生机率。 在本组试验中,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经过手术与护理后,研究组VTE发生机率为2.86对照组为11.4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起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龄患者 转子间骨折 术后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 疾病预防
张卫红 张亚蒙 岳彩丽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42-143
201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