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明互联互通:儒家”礼”学与印度教”法”学

印度和中国都有着历史最悠久、独一无二的文明和文化,都属于农业大国,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两国的人口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有着不同的性情,甚至所讲语言也各不相同.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部分人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主要份额.在近代历史上,两个国家均受到过国外势力的侵略,都为了各自的解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了长期的奋斗.在全球化时代,两国显著的发展带来了”亚洲的世纪”的局面.两国文明在道德和信仰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此外,两国地缘相近,双方通过佛教徒和其他各种方式进行了意义非凡的沟通,两国人民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然而,两国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中印两国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发展途经,本文坚持以辩证的思维探讨两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更具体地来说,在印度教与儒学中最重要两个关键概念——”法”和”礼”都有着怎样的内涵?二者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观并支持各自文化传统的?两者存在哪些共性和差异方便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因此,本文是一篇探索式论文,旨在公开讨论和比较研究中印两国,提出一些传统和新型问题,同时呼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印度教 中国儒学 传统文化 意识形态

卡莫尔·亚先尔

国内会议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0-347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