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
”天下观”形成于先秦,它是中国古代的世界秩序观,其最高理想是天下大同,这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包容非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中国传统对外思想表达了一种”一”与”和”的原则化理念.其中,华夷之辨与天朝封贡体系等概念需要辨析清楚.追根溯源华夷之辨的原意是文明和野蛮之辨,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封贡体系中的天朝与朝贡国不是现代国际关系意义上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也绝非殖民体系下的殖民关系.这一秩序在近代以前数千年中的主要特征是和平互利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作为现代国际关系之特征的民族国家分立的标准.尊重主权和民族国家概念的深化有一定进步意义,但也不可过分夸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后,由列强主导又建立了各种体系,在这一系列世界秩序建立之前都是一场场堪称人类浩劫的大规模战争.西方先行世界其他文明一步,实现了其文化的现代化,提炼出自身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而后挟工业文明之威,完成了世界性传播,并据此构建了世界秩序.作为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其文化当然具有贡献世界优秀价值观的潜力.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在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的前提下,贡献于世界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华文明 天下观 世界秩序观 文化价值观
刘丹忱
中国政法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88-604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