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中的儒学使命

”命运共同体”最早出现于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2012年11月,这一理念被正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此以后,习总书记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都强调了要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察和处理中国自身及外交问题,并将其作为中国关于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习近平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核.这种”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指包括东北亚在内的区域性”命运共同体”.”东北亚”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也已经被人重视,乃至于世人的目光往往聚焦在这处”多事之地”.因为,无论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从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不管你承认与否,以中朝韩日为核心的”东北亚”已经无法割离开来看待和对待.虽然”东北亚”还处在”内乱”之时,但所属成员逐渐感觉至已经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东北亚特殊的”命运共同体”.

亚洲文明 文化交流 儒学思想 命运共同体

方浩范

中国延边大学

国内会议

2016国际儒学论坛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18-632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