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过去与未来
随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讲演时提到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丝绸之路”这个词迅速被各国媒体反复提及.其实这个词过去是一个基本上在学术界内使用的术语.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丝绸之路”在英文文献中也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此外“丝绸之路”这个术语也不是汉语中的固有词汇,不但在中国历史典籍中找不到,没有接触过当代媒体的一般百姓口语中也没有这个词。1990年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草原丝绸之路”考察时,主办方安排我们访问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附近的碎叶川重要城市托克马克郊外的一个“东干人”的村子“米粮川”。“东干人”是中亚对我国回族的称谓。清同治年间,西北地区发生所谓“回乱”,败于左宗棠等所率领的清军的一部分回民,在白彦虎的率领下,溃入帝俄境内,部分陕西人被安置于此。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普通的百姓与民间之间交往形成的。国家应当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活动,也注意吸纳有志于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人来中国,传授他们的知识,创建他们的事业。
亚洲文明 丝绸之路 地域文化
刘迎胜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9-13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