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儒家简读文献《论语》与『仁』字涵义之史
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的古代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文化要素,即汉字、儒家思想.中韩两国最被熟知的『仁』思想观点影响最多的是伦理和礼仪.传世文献《论语》一书中『仁』出现多达108次多,出土文献也出现频率很高,可见它的重要性.两国有了『仁』字以后产生了多方面的含义及其丰富的范畴,孔子以后『仁』字成为人的最高的美德而准则.其涵义什么时候出现,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已否出生,还要推敲的问题.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想家那里,『仁』的内含与外延非但不尽一致,有时甚至还完全不是一回事,也是需要斟酌的部分.本文用二重证据法互证『仁』字含义之史和其来源,并探讨中韩两国发现的简读文献《论语》特征.
儒家思想 仁思想 文化内涵
姜允玉
韩国明知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6-317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