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9年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在青海海东举办第7届学术交流,也是第3次在《国际地震动态》出版论文专辑。本次论坛原计划设置7个学术专题,分别为:①大地震孕震理论、预侧方法与技术;②数字地震观侧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③地震数值预侧理论、方法与技术;④地震及滑坡等自然灾害过程中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现象、机理、观侧新方法与数值模拟;⑤跨学科交叉与地震预侧/预报研究相关领域;⑥人工智能在地震预侧/预报中的应用;⑦地震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但是2018年12月以来,在四川宜宾连续发生了一系列5级以上地震,其中2019年6月17日的地震震级达到6级,且余震十分发育。而关于宜宾附近的地质构造环境等与地震发生的关系十分复杂,存在众多争议。为此,本论坛的年度学术交流决定临时增加“宜宾地震”特别专题并将该专题列为第⑧专题,以深入探讨宜宾地震的孕育发生机制与未来区域地震活动形势。本次论坛共征集到论文摘要142篇,其中宜宾地震专题共征集到8篇,分别涉及前震识别、震源机制解析、孕震构造环境、动力学条件、视应力变化与电离层异常等。

地震预报 学术交流 专题报告

黄辅琼

国内会议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青海海东

中文

1-1

2019-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